今天说一个敏感的话题,美女干部。
美女干部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这些年来美女干部越来越多。
也许你会说,美女干部越来越多有啥不好?为何你说还能成为问题?你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些年,随着理论上对美女称谓的泛化,不知你发现没有,上镜头的美女干部越来越多。
一个个水灵灵、支楞楞,机关大院如“鲜花盛开的村庄”。这次淄博烧烤热,各地选拔文旅部门美女局长上阵,把一个好端端的经济恢复,弄成了一个各地美女局长颜值大比拼。
有人会说,美女多了,至少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长相越来越漂亮了。
二是相关部门领导审美观念增强了,选材任贤开始注重人的外貌。这怎能成为问题?
我告诉你,不仅是问题,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前几天有关部门连续公布了十多名美女干部被绳之以法的案例视频,不信你找来看看,那些窈窕女子,个个像贾府的“十二金钗”,个顶个的漂亮。(部分截屏如下)
这让我忽然想起,是不是我们现在选干部开始注重外貌外在形象了?特别是女性干部。已经很久了,我发现一个规律,但凡文化干部、宣传干部,女性干部占的比例不小。
特别是有几分姿色的女干部,更是占高比例,而在一些基层市县,文化宣传部门几乎多为女部长、女局长。且多为美女。
当一种情况成为普遍现象时,自然会让人们产生一些疑虑。那就是美女干部为什么会越来越多?为什么越来越多?
原因没有别的,首先是裆国领导观念思想之变,有钱了必须玩漂亮的。不是人们的审美发生了重大提升,而是领导对颜值的看法已经越来越“物化”了。这跟市场、跟资本关系极大。
当一个人的形象也进入价值价格判断时,以貌取人便成为一种常态。有关部门在选拔干部时,当干部德才处于同等位置时,那些长相或英俊挺拔、或姿色一流的美女俊男会占尽风头。
但是,在选贤任能时,如果出于审美偏好,把人的相貌放在第一位,而把德才表现等标准放在从属位置,那就不对了。对此,我们不能不产生一种担心:这样选出来的干部是否真正对党和人民有着足够的忠诚。
比如前边说到的那些被绳之以法的美女干部,我敢说,她们对党和人民缺乏的就是忠诚。她们的忠诚是权是钱是他们的儿女,以权谋私、以色换权,所以她们表现得无比贪婪。
有个规律,每一个美女干部倒下,必然有几个或一批男人同时中枪。如此“奇观”,成为反腐败斗争中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很多干部在贪图享乐、追求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上,已经渐渐远离了共产党人的底线,而且越滑越远。过去都是男人犯这些错误,现在女人也难耐寂寞。其中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对“色”这个道德底线的无限放纵。
不信你看那些被抓获的贪官污吏,哪一个没有一本贪色的明细账。而那些被抓获的女贪官,随着缴获的白花花的银子,哪一个没有以色换权换财的下流故事。很多人说,她们的判决,没有关于那些问题的细节,如果公布了,绝对超过三级片。这一点,我绝对相信。
注重相貌,查查历史,不是没有,北宋就是这样。在提拔朝廷官员时,除了德、才之外,特别提出外貌问题,德才貌三条,外加一个必须会写一手流利的馆阁体书法。那时称外貌为“容”,容颜不够,休想入朝为官。
所以,北宋的官员,便出现一种情况,但凡那些大奸臣、大贪官,比如高俅、秦桧、蔡京、童贯等一代顶级奸相,包括历史上被官府和百姓公认的坏蛋级别的高官朱勔、蔡攸、梁师成、李彦、李邦彦等等,一个个都是坏透了的家伙,他们在谋害忠良、坑害百姓、出卖国家方面,都是一等一的坏人。但是,历史也都同时记载分明,这些一大批被称为坏蛋的家伙,一个个长得英俊挺拔,威武英豪,相貌堂堂,五官端正,按照今天电影导演的选人标准,那都是标准的正面人物角色。但是实际人呢?却是坏事做尽、内心阴损的超级蛀虫。所以从北宋以后,以貌取人,成为一种惨痛的历史教训。
包蒂带头跟前妻离婚,娶了歌姬,下面的小弟们还不得好好学习学习?
赞(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