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起草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8月25日。
该征求意见稿共包含16个条文(全文阅读),核心内容是“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网民在申领了网号(网证)之后,会得到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它可以向需要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而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信息。官方称此举可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互联网平台以实名制为由采集、留存公民个人信息”。
7月31日,有媒体注意到即便“网证制度”仍处于征求意见期,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认证版)”已经在多个应用商店出现,并已上线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互联网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
相关阅读:财联社|微信淘宝小红书等App试点“网络身份证”
202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网络警察分局副局长贾晓亮将一份《关于建立国家统一网络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议》带上了全国两会。此后不到5个月,该提案就已经成为管理办法进入了所谓的“征求意见期”。
从已知的信息来看,“网证制度”采用的是“一号多绑”模式,即网民需要在官方app上进行身份证认证、人脸识别、手机验证、设置网络身份口令等,领取唯一的“网号/网证”(即网络身份认证凭证)。进而才能使用该网号验证登陆微信、淘宝、小红书等服务,因此单一网号便于大量的互联网app进行了绑定。
有网友担心“网证制度”的推出会导致“只有一次的言论自由”,因为当网号与各项网络服务进行捆绑后,“只需封个网号就能一次性全平台封杀”,这将导致网民言论违规成本急剧提高,也就限制了多数人的表达欲望与言论尺度。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在微博发文质疑“网号与网证制度类似于疫情期间的健康宝”,相当于“给每个人的上网行为安装一个监视器,所有网上的痕迹都可一网打尽打尽地轻易加以收集”。并且它可能演变为对一些公民正常使用互联网服务的限制,“持证上网”的网络段子恐将成为现实。最终这篇微博文章遭到了删除。此外,还有至少三篇谈及“网证制度”的微信文章或媒体报道被404。
中国数字时代测试发现,网络审查部门目前正在严厉限制“网证制度”相关内容的微博热度,似乎想要控制“网证制度”正式推出之前引起的舆论反弹,已有多个相关微博话题遭到了屏蔽。
以下是2024年8月1日数个被屏蔽的话题:
网号网证要来了
网络身份证要来了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国家拟为网络用户统一签发网号网证
微信淘宝小红书等试点网络身份证
推行网证是互联网走向规范重要标志
此外,几乎所有加V账户所发的消息都关闭了评论功能,这可能是出于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
赞(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