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后期,林彪代表的军人元老派与文革派争斗不休,几近形同水火,特别是第二次庐山会议,林彪为首的军队高级将领们同仇敌忾,要纠斗文革新锐张春桥,否定文革总体战略,形成军人干政的局面,且发展到了一边倒的态势,教员当然不能答应,一篇《我的一点意见》就乾坤倒转,让丘八们俯首认输。
教员在庐山会议后打压林彪集团,正所谓笔杆子压枪杆子,责令林彪亲信黄吴叶李邱检讨认错,黄吴叶李邱虽写了书面检讨,但心里却未认错,而主帅林彪则坚决不认错。更令教员震怒的是总参谋长黄永胜多次在与几个大军区司令如韩先楚、王必成、许世友等私下聚会时诵读唐人章碣的这首《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黄贫苦出身,只上过一年半私塾,当然算不得读书人,靠的是一刀一枪拼杀的军功上位,粗豪有余,智能不足,以刘项自况,祸从口出,有拥兵造反之嫌。
教员闻听此事,勃然大怒,他是诗词大家,尤其是这首《焚书坑》,岂能不知?南巡中严厉点名黄永胜:“我就不相信黄永胜能指挥解放军造反,解放军就听他一个人的?有人说我是秦始皇,希望我快点死,死了他们好上台啊。”后来教员对林彪集团步步紧逼,九一三事件发生,林彪折戟异国荒漠,一干军人也下了大狱。
若说这位总参谋长黄永胜想拥兵造反,那倒是真冤枉他了,正如他自己评价自己一样:资历不行,能力也不行。而当着许世友等几位老粗军人面吟诗,无非附庸风雅,卖弄学问,排解怨气。可悲可叹的是,林帅一生沉默寡言,行事谨慎,却终被这帮口无遮拦的莽汉部下所连累,真乃人算不如天算。
赞(102)